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一直以来受到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广州地区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情绪,志愿者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及社会支持环境等因素,找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流失率高、频率偏低及服务范围较为狭窄、层次偏低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为政府和高校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随着“大社会、小政府”的现代施政理念逐步深化,政府逐渐退出社会具体事务。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如贫富悬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公民道德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志愿服务作为社会运行机制的补充,起到社会润滑剂的作用。而广东省作为GDP大省,当前面临着经济成果如何转化成民众福祉这一重要命题。大学生作为我国志愿服务的主要群体,解决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志愿事业的发展、幸福广东的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对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相关论文如:王琦琦(2008)《治理理论与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制度安排》、李国荣(2008)《川东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现状与问题探析》。认为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着“组织方式缺乏志愿性,行政化色彩浓厚”、“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等问题。书籍方面,目前国内专门针对高校志愿服务的书籍尚未出现,大学生志愿者通常被包含在青年志愿服务研究当中。相关著作有北京志愿者协会(2006)《走进志愿服务》、丁元竹(2007)《中国志愿服务研究》等。
但是,相关论文主要是作者从实际工作出发,阐述具体活动开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数据支撑、缺乏较为全面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总结,其相应的对策研究也不够完善。在当前高校志愿事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内容急需更新。
因此,本文对现有理论进行梳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访谈,发现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从志愿者个体、志愿组织、社会支持环境三个层面进行问题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政府、高校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省赛三等奖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