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聚焦第三代新型光伏技术,通过器件创新设计与薄膜制备工艺优化,成功研制出兼具高效率与稳定性的全无机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本项目核心技术包括:1、配体演化策略:引入多功能添加剂配体,分阶段调控钙钛矿结晶、成膜与缺陷钝化,制备高质量钙钛矿薄膜。2、ALD界面工程:采用原子层沉积构建SnO2中间层,优化能级匹配并阻隔离子迁移,提升器件稳定性。3、两端叠层结构:将1.31 eV窄带隙电池与1.92 eV宽带隙电池集成,实现光谱拓展与效率跃升,制备了全球首例两端全无机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中国赛宝实验室认证效率达21.92%,且85 °C光热老化展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
项目成果深度契合国家新能源战略,相关技术已与杭州众能光电、浙江炬晟光能、深圳创维光伏等企业达成合作,加速GW级产能转化。相关研究发表于《Nature》等高水平期刊。"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高效、稳定的可
再生能源技术成为当务之急。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具有巨大的
应用潜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因其高光电转换效
率(PCE)和低成本制备工艺而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
料在长期光照和高温环境下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全无机钙钛矿材
料因其优异的光热稳定性,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然而,全无机钙钛矿叠层
太阳能电池(All-Inorganic 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 IPTSCs)的制备面临诸
多挑战,尤其是窄带隙(NBG)钙钛矿薄膜的质量和缺陷钝化问题。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配体演化(Ligand Evolution, LE)策略的全无机钙钛
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通过引入对甲苯磺酰肼(PTSH)作为多功能添加
剂,成功调控了无机窄带隙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过程,并有效消除了深能级陷阱态。
此外,还通过界面工程钝化策略,在钙钛矿表面 ALD 沉积一层薄的 SnO2,以提
高器件的长期稳定性。具体成果如下:
1.高效窄带隙钙钛矿电池:通过优化 PTSH 的添加量,制备了 1.31 eV 带隙的
CsPb0.4Sn0.6I3:LE 钙钛矿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 17.41%,创下了无机窄带隙
钙钛矿电池的效率记录。
2.两端全无机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将 1.31 eV 的窄带隙钙钛矿电池与 1.92 eV
的宽带隙(WBG)CsPbI2Br 钙钛矿电池结合,成功制备了两端(2T)全无机钙
钛矿叠层电池,其最高效率达到 22.57% (认证效率为 21.92%),超越了单结无机
钙钛矿电池的效率。
3.优异的光热稳定性:在最大功率点(MPP)跟踪测试中,叠层电池在 65 °C 下
保持 80%初始效率长达 1510 小时,在 85 °C 下保持 80%初始效率长达 800 小时,
表现出显著优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叠层电池的稳定性,为制备兼具高效性与
稳定性的钙钛矿光伏器件提供了新方案。
挑战杯省赛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