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将“全要素生产率——节能减排约束的刚性——区域经济绩效差异”三者统一起来分析,通过对技术效率、经济增长方式与技术进步、环境敏感性全要素生产率、生产前沿移动等情况分析,对长珠三角37市在节能减排约束下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完善区域经济绩效评价方式。最后,通过影响TFP增长的因素分析,并根据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各自的发展模式,着力探讨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珠三角与长三角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两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中地位显著。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15)》,均对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关注。经济学往往使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评价地区经济绩效,但由于其忽视投入约束,导致许多地方走上“高投入、高产出”的畸形发展道路。之后经济学家提出以生产率来衡量地区经济绩效,但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的缺陷是仅考虑劳动、资本等投入约束,而忽略了资源、环境的约束(即节能减排的刚性约束)。这是由资源、环境的非市场性(缺乏价格信息)引致的,且存在政策误导隐患。本项目创造性地将“全要素生产率——节能减排约束的刚性——区域经济绩效差异”三者统一起来分析,旨在通过对技术效率、经济增长方式与技术进步、环境敏感性全要素生产率、生产前沿移动等情况分析,对长珠三角37市在节能减排约束下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完善区域经济绩效评价方式。最后,通过影响TFP增长的因素分析,并根据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各自的发展模式,着力探讨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寻找一条“以较低环境资源损耗得到较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表明,忽略环境管制将低估技术效率的真实水平;经济增长方式越趋向于集约型,其技术效率进步越快;环境管制并不会导致生产率增长的放缓,而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源泉;样本城市中有6个城市在技术进步中实现了至少一次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移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二产产值比重、年末FDI实际使用额、科学教育费用支出和滞后一期的技术无效率水平等因素对环境管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有较显著影响。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三等奖
某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第十一届“挑战杯”某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