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家庭农场模式中的土地流转问题调研报告
团队成员:王鑫涛 李繁 张剑 刘兆宁 商浩然 于宜平 孙德敏 刘晓东
学 院:法学院
项目简介: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此后,2014、2015年“一号文件”连续提出家庭农场的发展要求。团队紧扣时政要求,对“土地流转”这一家庭农场的瓶颈问题进行调研,通过对鲁、豫、浙、湘、皖、鄂、苏、辽等全国八个省十六个县市的实地走访,了解了现行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当下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问题。最后,探索建立适合家庭农场模式的土地流转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依此思路,课题在内容上全面展开。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土地状况,经历了由人民公社时期高度集中模式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高度分散模式的转变。2013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中指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就暗示了,农村土地将由高度分散模式向相对集中模式进行转变。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转变?这需要对国内农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其一,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大批农民进城变身为农民工,导致农村土地大片撂荒,危及粮食安全;其二,先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小块经营,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导致效率低下,农业产出低,阻碍了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其三,城乡二元体制束缚了农村的发展,一边是城市化的一路高歌猛进,另一边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变这些现状,就需要在做好土地流转的前提下解除桎梏,让更专业的资金、技术、人员带动国内劳动力从事大规模、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家庭农场”由此应运而生,国家鼓励、扶持种田能手、具有中级以上农业技术职称的国家工作人员留职留薪创办示范型家庭农场。
那么,该怎样完善解决土地流转这一瓶颈问题,打破僵局,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一号文件同时指出,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此原则下,要想妥善处理家庭农场发展中的土地流转问题,就必须对家庭农场和土地流转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调研并全面分析。
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省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