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 优秀作品>>作品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关于大学生应急能力现状和培养途径的调查报告
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文章立足于大学生,通过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应急办公室、山东省教育厅安保处等政府相关部门的专访及对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调查,获知我国应急建设起步晚,全民应急素质普遍偏低。大学生危机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降低及高校应急教育形式单一导致了大学生应急能力存在不足。加强学校与政府及社会的紧密联系,实施高校应急培训基地建设,落实大学生应急能力培养,旨在5至10年里,迅速实现全民应急素质的提高。

详细介绍:

当今世界突发事件频发,“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已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在本国国民的幼儿时期就对其开展应急教育。然而我国应急事业起步晚,全民应急能力普遍缺失。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的思维局限于渴望得到政府及公共应急相关部门的救助,却很少能从自身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行自救和互救。
现如今,通过针对大学生实施应急教育,依托大学生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强的学习能力,较短的学习周期以及发挥大学生种子作用,仅需五至十年便能实现我国全民应急素质快速提升的过程,加快我国应急建设的步伐。
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拥有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2000万,大学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大学生应急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应急能力,可以减少人才的意外流失,巩固校园安全建设,深化应急管理研究,壮大我国应急队伍的建设,引领全民开展应急教育,带动全民应急消费,刺激应急市场的发展和兴盛,促进我国应急体制的进步和完善……
目前,国内针对大学生应急能力的调查研究非常稀少。然而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的发生趋于频繁,校园危机也凸显严峻。我国大学生应急能力到底掌握了多少?大学生是否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培养措施?大学生是否具备作为我国应急救助后备军所应有的素质?当突发事件再次悄然降临,大学生是否能沉着应对,避免灾难的发生?……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在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我记忆中怎么不是这几个学校)等多所高校发放了500余分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49份。问卷总类涉及各大常见突发事件,问题内容包括经历、知识、能力、心理、意识、关注、必要性、已开展的教育、可以采取的行动、社会效应等各个方面,调查对象辐射至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我们并采取了实地观察、个别访谈等多种调查方式。历经数月的调查,我们获取了一份比较客观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统计数据。我们对数据从浅层总括分析获悉我国有57%的大学生未进行过逃生训练,占42%的大学生没有做好防灾应急准备,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危机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缺失,应急知识了解甚少、心理控制能力薄弱,应急能力掌握不足,学习必要性觉悟不高,主动性差,培养途径不明,高校开展应急教育形式单一,相比国外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我们对数据进行深层分析获知,在大学生应急能力培养上,男女大学生在身体素质和思维方式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理工科和文科生在对知识的关注类别上相应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以及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对不同灾害的了解程度和关注程度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并无特别大的差异。
通过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山东省教育厅安保处等政府相关部门的专访,我们了解了我国应急事业发展水平及所开展的工作。对比国外应急建设现状,借鉴国外有效的培养途径,结合我国现有国情,深入分析大学生应急能力存在不足的原因,我们建议大学生要有危机意识,提高思想觉悟,履行社会责任,在校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参与红十字会应急培训,充当抗灾志愿者;高校加强与政府及社会间的紧密联系,建设应急培训基地,开设应急全校通识课程,增设应急管理专业课程,建立大学生应急能力评价体系,针对应急能力评定实行考核制;教育部门制定应急教育体制,引导各高校开展应急教育;政府机关设置应急管理中心,创建政府应急管理网站,做好公共应急设施建设,引导全民做好应急防范;电视、网络、报刊等各大媒体关注应急事业,市场增加应急商品的选购,将应急建设商业化,产业化,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获奖情况: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三等奖
所获奖励: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荣获校级特等奖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荣获省级特等奖
评定意见:
山东省教育厅安保处(2011年5月11日):该报告运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应急能力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培养途径,这对我们开展学生应急能力培养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济南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2011年5月9日):该报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学生应急能力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这对我们今后面向公众开展应急知识技能普及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济南市地震局(2011年5月6日):本课题选题新颖,技术思路合理,对策可行性强,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其成果对济南市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和应急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作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