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1号线运营已有一段时间,但目前仍缺乏关于其对周边住宅价格影响的定量研究。本文先将地铁1号线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分解为“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再基于Hedonic模型,通过变量重置、计量检验等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成都地铁1号线的改进模型。然后,采集大量一手数据,利用模型对两种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测算了1号线的增值效应等。最后,本文据此就成都地铁后续线路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概述 根据最新《成都市中心城区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的修编工作计划,到2015年成都核心城区将形成两横两纵、高覆盖率的轨道交通线网,这一改变将对周边住宅价格形成重要影响,有力促进沿线土地增值,引导房地产区域开发方向。成都地铁1号线是本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核心内容,然而目前国内对其落成后的后期效应,特别是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定量研究领域仍然是一片空白。同时,成都地铁2、3号线开工在即,也亟需1号线的反馈结果进行预估。 正是基于该现实情况,本文以成都地铁1号线为例,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对周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旨在对成都地铁1号线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行评估,并为成都后续地铁线的建设,政府、企业、个人的决策提供参考性建议。 本文将地铁1号线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分解为“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两部分。空间效应主要研究两个问题:(1)成都地铁1号线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半径;(2)量化在此影响范围内,距离站点不同范围的住宅价格的变化规律。时间效应的研究则是从时间维度上,通过剔除其他影响因子来单独考察成都地铁1号线对于房价变动的贡献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二、地铁1号线空间效应的研究 首先,为研究地铁1号线的空间效应,我们引入了国际通行的Hedonic模型。Hedonic模型是对异质物品评价的主流方法之一,它首先把房地产看做由众多不同的特征组成的集合体,然后将房地产的价格影响因素分解,求出各影响因素所隐含的价格,在控制房地产的特征(或品质)数量固定不变时,进而将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品质因素拆离,以反映其中地铁1号线导致的价格变化。但是,考虑到成都房地产的特性,我们对原有的hedonic模型进行了创造性地调整(两方面:一为模型的形式,二为模型的入选变量),得到了适用于本次研究的hedonic改进模型。 其次,基于hedonic改进模型,我们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住户与房地产商;通过社会关系获取非公开信息)与网络数据筛选(相关房地产网站)两种方法,获得了大量一手数据。 然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参考问卷反馈的信息,设定了住宅到地铁站的距离、住宅到交通主干道的距离等若干变量,做为hedonic改进模型的解释变量。并对未入选变量作出了解释。 最后,我们将调研所得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实测,淘汰了部分不显著变量;进行了相关统计检验,得到了最终结果。 本文对空间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地铁1号线的站点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半径约为2千米。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距离地铁站点500米以内的住房要比1000--2000米以外的住房,总价平均高出925.2元/平米,如果按比例关系来度量,则提升了8.25%。距离地铁站点500--1000米内的房价要比2000米以外的房价平均高出767元/平米,按比例度量则提升6.17%。距离地铁站点1000到1500米内的房价要比2000米以外的房价平均高出199元/平米,按比例度量则提升0.6%。三、地铁1号线时间效应的研究 首先,为研究地铁1号线的时间效应,我们采用了均值比较方法,发现从2004年到2010年,随着地铁1号线的施工和运营,在站点周边1500米半径范围内,地铁对住宅价格的拉升效果(隐含价格)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如,从2005年到2006年,地铁对住宅的拉升效果从761元/平米升至1068元/平米,而从2008年到2009年,拉升效果为从869元/平米降到832元/平米。地铁对住宅的拉升效果是由1号线的建设以及与之同步的1号线周边居住条件的整体改善共同带来的,而先升后降的过程则是因为市场在1号线完全完工前,已完全消化了地铁1号线所包含的价格信息,从而使地铁的拉升效果向一个较低水平回归。 综合空间和时间效应,截止至2011年初,1号线为周边商品住宅带来增值效益的至少为29.178亿元。四、全文结论及建议 结论:本文就成都地铁1号线的空间效应与时间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获得了相关的定量结果,从而对地铁1号线带来的社会效应进行了评估。 建议:本文参考所得结论,针对成都地铁后续线路的建设、住宅定价、政府数据库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建议。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二等奖
作品获得西南财经大学第八届本科生科研竞赛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特等奖(全校仅一名)。